安化軍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尼卡繁體小説網-用繁體字打造的小説網www.nircrad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看了看天色,完顏銀術可回到官廳,指揮著親兵收拾行禮。現在想來,自己來西河,真是自尋死路。

柳承義回頭看了看天色,天邊已經露出了一絲魚肚白。

今天西河城中的金軍必將逃出來,他們沒有別的路可以走。柳承義在這裏,只是把金軍的陣形打亂,而後去守住子夏山路。這是王宵獵軍隊的特點。很少用陰謀詭計,就是光明正大地告訴你,我在這裏等你。

告訴你又如何?

與金朝相比,宋朝的人力、物力都佔優勢,甚至就連國家管理也佔優勢。這幾年,王宵獵佔據廣大地盤,把這些優勢都發揮出來了。與金軍作戰,根本不需要陰謀詭計。

柳承義帳下三千人,真的與完顏銀術可的一萬多金軍決一死戰,勝負還在兩可之間。不過,王宵獵不需要他做這種冒險,自己手下的軍隊已經太多了。柳承義只需要與金軍輕輕一碰,轉身退走即可。

現在的形勢,是偽齊軍隊打不過宋軍,宋軍打不過金軍,金軍又打不過王宵獵的軍隊。而且時間越久,這種趨勢越明顯。金軍的戰鬥力早已經達到了天花板,宋軍和王宵獵的軍隊戰鬥力在上升。

軍隊戰鬥力的核心,是其組織能力。當組織能力達到頂峯,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一般也就到了頂峯。武器裝備、士氣、將領水平等,當然也是戰鬥力的組成部分,但不是核心。

當我們回望千年,特別是有近現代史的經驗,應該明白這一點。如果還不明白,執著於武器、士氣等,就不能說掌握了戰爭規律。不掌握戰爭規律能不能贏?當然可以。只要你的對手也不明白就好了。

野蠻爲什麼戰勝文明?因爲文明還沒有掌握戰爭的規律,甚至學著野蠻的法子管理軍隊。以己之短攻敵之長,結果當然不會好。至於說什麼宋明是因爲以文制武,所以打不過對手,就是瞎想了。

一九九三年,孫雲曉寫了一篇《夏令營的較量》,成爲了八零後的噩夢。當時電視、報紙等紛紛報導,認爲中國孩子輸給日本孩子了,未來怎麼辦?家長則以這一篇報導爲由,嚴格訓練孩子,場面可謂蔚爲壯觀。實際上,在這篇報導發表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,就有《北京青年報》撰文做出了反駁。但是一二十年的時間,在社會上廣爲傳播的就是孫雲曉的文章,反駁的幾乎看不到。

作爲一個現代人,應該明白軍隊的性質,軍隊的組成,以及戰鬥力的來源。應該明白,分析宋、明這種歷史上的朝代,戰鬥力不行的原因,應該分析他們軍隊的組織力。軍隊的組織能力如何下降,如何崩潰,是怎麼比不上新興的蠻族的。應該在雙方的戰鬥過程中,分析雙方的組織能力是如何變化、又是如何演變的。

如果還只能得出以文制武、忠臣良將這種結論,就不配說是學過了當代的歷史課,學過了當代的歷史分析。

我們有很多這種謬誤。爲什麼廣爲傳播,王宵獵沒有能力分析出原因,反正事實就是如此。

就像閒時刷抖音,一個叫王東嶽的學者,在臺上信誓旦旦地說中國沒有契約精神。說一個人在農村,如果向人借錢要求寫借條,他立即翻臉不認你。說中國人認人不認理,對親人極端包容,對契約又排斥。

實際上,在唐宋時期,社會上契約隨處可見。不要說跟親戚借錢,就是跟老子借錢,寫借條也天經地義。

這些學者,說的中國人有這樣的毛病,那樣的毛病,由此來分析中國社會,分析中國的出路,有多少是如同說中國沒有契約精神一般?以前有個臺灣人柏楊,寫了一本《醜陋的中國人》,裏面把大量的中國不好的傳統習慣稱之爲中國的劣根性,起了個名詞“醬缸文化”。其實那是中國人的劣根性嗎?事實已經給出了答案。

很多文化人,覺得自己掌握了一種社會規律,以爲只別人學到了這一點,這個世界就翻天覆地了。實際上哪有那麼多社會規律讓你掌握?更不要說,人真的能掌握社會規律嗎?

就像王東嶽的課,說中國文明處於前神時期。因爲西方社會把人類文明分爲神學時代、哲學時代、科學時代,中國文明不在這三個時代,在神學時代之前,稱爲前神時期。

這種從西方學幾個名詞、概念,再自己編一個名詞的行爲,在文化人中比比皆是。如果你陷進去,很快就會發現他們講的很有道理,甚至成爲了他們的信徒。

軍隊的戰鬥力核心是組織能力,一切對軍隊的研究,應該由此展開。武器裝備、戰鬥意誌、將領能力當然也是戰鬥力的組成部分,只是相對比較次要而已。

現在王宵獵軍隊的組織能力,已經遠遠高於其他軍隊。不但如此,其裝備、後勤能力,也遠優於金軍。從這方面理解王宵獵軍隊的戰鬥力,才能夠理解現在金軍爲什麼如此不濟。

有一句話,叫作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。高舉高打不好,眼睛只盯著局部也不好。凡事既要看到全局,還要顧及到眼前,才能把事情做好。

當王宵獵進入太原盆地,與金軍交過手之後,突然發現,形勢比自己預想的要好的多。即使金軍大舉來援,可能也不需要姜敏先入大同,自己就能獲勝了。在這種情況下,儘量保存軍隊實力,把敵人全部消滅就成爲了新的目標。

(本章完)

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+
大國院士:重生1977當知青

大國院士:重生1977當知青

月半小魔
都市 連載 170萬字